close

 

進入本世紀,音響機器的價格一飛衝天,一時之間似乎價位不到某種程度便不能稱為好音響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黑膠系統的不對稱戰力篇

舉例而言,目前我正在構築中的TAD喇叭系統分音器的粗調整使用的擴大機是1980年代的產品Rotel RA-840BX2。這台小擴大機每聲道僅有40W的推力,不過因為屬於大電流設計,對喇叭的控制力不俗,只要選對喇叭這台小擴大機絕對可以滿足大部分愛樂者的需求。對比當初售價不足1萬是超值的好選擇之一。之前我為朋友修改一對使用15吋低音單體的JBL 4343B,以它主推在中高音量下也能發出不俗的音響效果,這件事有兩、三位Pro級的見證者蒞臨聽聞讚賞過,之後我預備再複製一對來自用,讓Rotel RA-840BXII推大喇叭的效果可供大家檢驗。

提及黑膠系統的不對稱戰力,我想起了二十餘年前的塵封往事。

某日,家住屏東的某位醫師,突然來電連絡並造訪本店。言談之中透露近期對黑膠唱片興起樂趣所以過來聽聽並且選購一些唱片。那時,我的音響系統調整方向從奪人耳目、繽紛五彩的音響外放效果,轉而改為注重音樂內涵的呈現與曲間情感深度的散發,前者一般音響愛好者入耳即迷,後者則是要熟悉曲目且多次聆聽之後才能逐漸感受,所以這位醫師朋友當時並未認同我系統的聲音表現。

當他臨走前我禮貌性的問了他的唱盤系統為何?得知是當時售價約八、九萬元的英國某名牌機器。我笑笑地從後面的房間拿台毫不起眼、重量不足五公斤的日本直驅盤Technics SL-Q200出來,對他說:「這台借給你聽聽看。」

眼看那台幾乎是玩具等級的唱盤,他毫不考慮禮貌性地拒絕說不必了。

黑膠系統的不對稱戰力篇

的確,像SL-Q200這種看起來並不起眼,既是直驅馬達又是石英鎖定的半自動唱盤,橫看豎看就像玩具般的低階唱盤怎麼可能會有好聲音出現呢?

在我堅決的堅持之下,他只好不甘不願的被我硬塞拿回去聽聽看。我順手再拿三顆半徑約五公分的尖錐給他,吩咐他記得墊在唱盤底座下然後一定要把防塵蓋拿下。

那天半夜約十二點多到一點之間接到他的來電,用滿滿的疑問口吻問我:「怎麼會這樣?」時日已久,我忘記怎麼與他對話了,不過末尾一句話應該是:「歡迎來到有趣的類比世界。」

看到這裡各位看倌也不用急著找Technics SL-Q200來玩玩,雖然這台唱盤並不難找,不過因為它使用的唱頭是比較特殊的T4P規格,唱頭的適用性遠不如一般唱盤來得方便,所幸當時Ortofon有一系列的對應唱頭可供挑選,那時我搭配的是OMP20。這種簡單方便的半自動盤幾乎沒什麼調整的空間這點既是缺點也是優點。

對黑膠入門者而言絕對是大大的優點,跳過各種鎖碎繁雜的調整手續,原廠的設定該注意的都已經幫使用者設定完畢,只要裝上電源線與訊號線就可以發出還不錯的聲音品質。限於成本隨機附上的唱頭之音質當然受限,只要換上高一等級的唱頭表現就會截然不同,我甚至曾起心動念想把那隻看起來極為樸素的唱臂拆下來使用,看看其天限究竟到哪?

既然所有的調音要素都被固定下來,缺點當然是進階以後幾乎沒有更大的音質的改善空間。這種隨手可得的機器如果使用得當,不僅能擊敗當時售價高一大截的英國唱盤系統,甚至再高一個檔次的頭、臂、盤組合都未必能「全面」勝出於它。

難道區區不起眼的半自動唱盤真的有這麼神嗎?其實還是要有先決條件才行。

即使是設計良好的廉價自動唱盤,一般用家購買時幾乎都是搭配中低價位的綜合擴大機使用,因此唱盤即便有超水準的表現也很難在末端的喇叭系統顯現出來。提及的這位醫師雖然是類比新兵,初次嘗鮮所以購入的是中價位盤、臂、頭搭配完整的黑膠唱盤,其他使用中的器材就非屬泛泛之輩,因此這台半自動唱盤才能在他的系統上直接打趴華而不實的英國盤。然後,不久之後他的類比系統就直接往上再升級上去。事後想想實在有點害人不淺的感覺。

所以請記住,想聽黑膠的好聲,找台優秀的唱頭放大或者是附帶唱頭放大的優良前級擴大機,乃享受美妙音樂的重要選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keda9r 的頭像
ikeda9r

合笙造音坊

ikeda9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