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兩天接了一通電話,一位言談間極為客氣的先生問了我一個問題:「法國版的唱片與英國版的唱片哪一種的聲音表現比較好?」
老實說,這是我最不喜歡聽到的問題,恐怕也是這輩子回答最多的質詢。或許是我的回答語氣略帶(?)不悅,提問者很快就禮貌性致意後掛掉電話,我想我可能已經嚇到他了,然後想想許多我自己認為理當如此的常識,要苛求每個進入古典黑膠世界的人都清楚這些彼此交纏曖昧不清的千絲萬縷,倒也真是為難他們了!
其實這幾年黑膠熱潮興起,書商們也陸續出了好幾本關於黑膠版本與基礎知識的書,雖然良莠不齊,但若是仔細研讀還是能有所收穫的。如果真要擇一精讀,我想郭思蔚先生所著作的「唱片收藏面面觀」絕對是每一個認真聆聽古典黑膠唱片愛好者所必須準備的工具書。
回到原話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大哉問呢?
這個問題的出現植基於兩點:
一、同一演奏錄音在不同國家所出版的唱片上的確出現音質上的明顯差異。
二、黑膠市場上長年存在著某國唱片的聲音優過另一國唱片的傳言式說法。
或許大部分的古典黑膠消費者沒辦法費資去蒐羅同一錄音的異國版本來做仔細的比較,卻又希望在最少花費下得到最大效益(最佳聲音表現),在既想省錢又想得到最好的聲音表現的思考模式下,這個本當不是問題的問題就真的成為困擾自己的麻煩問題了。
老實說現在本島的唱片版本學幾乎都已經成為市場炒作售價的工具,以一個正常的資本市場而言似乎是不得不的趨勢,也鮮少有人將它的背後成因與意義弄清楚,當片段擷取各種資訊與說法經過自己重新整合,於是一個扭曲變形的觀念就這樣根深蒂固的形成,轉而變成一種牢不可破的自我信仰,這絕非好事。
 
我想一個認真的古典黑膠唱片愛好者應該弄清楚一些形成唱片版本差異的基本原因,然後好好的思考一下自己究竟要追求目標為何?
身為呈現錄音最終結果的軟體而言,黑膠唱片所呈現的聲音差異自然跟錄音流程中的母帶保存與工作帶的刻、壓片息息相關,這裡就先將這個環節略作交代。
既然主角是LP唱片,這邊就不閒扯SP時代的陳年往事,直接就從單音(MONO)唱片著手開展話題,只不過各位僅需要知道一點,那就是一九三零年代的錄音技術已經可以錄出效果不錯的音效了,我之前曾貼過幾張克萊斯勒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錄音,的確很難令人相信這已經是八十年前的錄音囉!以音樂聆聽而言,稍後在1949年登場的LP,在音質的精進與音樂的傳達更是令人滿意。
或許有人會反論,許多古典樂迷在稍早的CD時期都吃過單聲道歷史錄音的大虧,扁薄刺耳兼雜訊甚大,難以入耳者並不在少數。甚至有些樂迷視聆賞單聲道錄音為畏途,只要知道手上這張吸引他注意力的唱片是單聲道時期產物,便好像是燙手山芋般地放回架上,再也沒有勇氣來看它一眼,或許對他而言一個美好的演奏便如此遺憾地擦身錯過他的音樂人生!
歸咎原因,成也磁帶錄音敗也磁帶錄音。
 
二戰終結,盟軍攻入德國,德國軍方的高性能磁帶錄音技術曝光,間接帶動往後高音質錄音的長足進展,然後在LP時代開出燦爛花朵。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些初期的成品雖然仍有品質參差不齊的遺憾,但是總結來說已經比當代SP時期的效果勝出太多了。(註:LP初期不乏一些SP時期錄音的LP化版本,這點需要略作區別。)
往後的樂迷對於這些一九五零年代的錄音諸多誤解,主要的癥結在於大部分的樂迷都是透過所謂的再版片來接觸這些所謂的歷史錄音。那麼到底是為了甚麼緣故讓再版片的聲音表現遠不如原發片呢?答案就落在錄音磁帶母帶(往後以錄音母帶稱之)身上。如果看這篇文章的讀者有幸經歷錄音卡帶與錄影帶(VHS or Bata)的年代,便可以知道這種在基材上塗抹磁性體的資料保存方式藉由接觸式讀取的再生技術是如何地不耐歲月與播放次數增加的無情摧殘。在磁帶技術全盛時期的一九八零年代如此,對更早的一九五零年代更是殘酷無情的考驗。
磁粉自然脫落與帶間透磁,這個時期的錄音母帶的保鮮期極為有限,肇始往後的再發片都得耗費大量心力去做後製補正與雜訊去除的工作,使得原本豐腴的音色與生動的音樂幻化變得蒼白與死板,讓該有的音樂享受倒像變成客觀的歷史回朔,於是歷史錄音的歷史面向濃了,音樂本身卻變得淡而無味。這種惡化情形在CD時期愈發嚴重,難怪有許多人都視聆聽知名的歷史錄音為畏途,殊不知有名的歷史錄音往往潛藏著驚人的音樂內涵,如非這般又如何成就歷史錄音的美名呢?
 
採用類比技術的磁帶錄音另外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拷貝失真的難以控制,這個失真除了不明顯的音樂失真外就屬底噪雜訊最令人困擾。
對於這種磁帶嘶聲,唱片公司在重製發行時,較早期在等化回路上做手腳降噪,乃至於稍後利用新的降噪技術(杜比消除雜音技術以及dbx降噪技術),來減低雜訊對於音樂訊號的干擾。只不過這些降噪新技術與投機取巧的電路回饋手法都會減損音樂的完整性,如果各位聽過「聽得到磁帶嘶聲,就一定是個好錄音」的說法時,先別譏笑言者無知,他只是將觀察到的現象配合自己的經驗法則所歸納出來的結果罷了!真正的問題是音樂商高層為什麼甘願冒著失去音樂內涵的風險來致力於雜音的低減呢?
其實磁帶嘶聲只是碟小菜,真正成為問題的反倒是沒人能接觸到的母帶拷貝的實質問題。不可諱言地磁帶技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成熟發展與帶速增快一部份抑制拷貝失真的缺失,卻仍然無法避免不同拷貝世代間的音質明顯差異。
 
在一九八零年代之前,在拷貝過程中所出現的音質漏失極為嚴重,一九七五年日本的音響技術雜誌就曾經做過一次實驗,以高端玩家做帶速38cm的現場錄音後進行拷貝轉錄的動作,來觀察不同世代拷貝的音質差異與降速拷貝(19cm)帶來的影響做出歸納。38cm盤式帶的對拷,當然整體效果最佳,卻仍然有明顯的音質差異與底噪增加的問題存在,這個差異比較明顯的形容就是聲音略往高頻端游移。這個程度的聲音差異倒是不能說是明顯的音質變差,但是兩者的聲音就是不太一樣,這點讓我想起以前有人信誓旦旦的說CD轉成錄音帶後變好聽了,兩者恐怕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採用降速拷貝(38cm→19cm)音樂鮮度就大受影響而令人無法忍受。
別忘了,一九七五年如此,在此之前錄音母帶拷貝的問題會更嚴重些。比較麻煩的是製造唱片的過程中不太可能冒著母帶受損的可能性以母帶直接刻片,特別是隨著錄音技術的複雜化錄音母帶與後製過程中的各世代工作母帶的區隔性愈來愈明顯也無法共用,伴隨拷貝世代增加,音質劣化也就在所難免。所以年代越久遠的錄音,儘可能找較早期的版本來聆聽,是避免母帶劣化造成音樂訊息流失的不二法門。進入六零年代中後期,錄音磁帶技術已有長足進步,上述的影響已不再那麼巨大(當然還是存在),如非特別吹毛求疵者應當都可以忍受唱片世代間的差異了。
延續我們剛才所聊到錄音母帶與工作母帶的話題,錄音母帶毫無疑問地就是這個演奏的第一手資訊,經過轉拷的工作母帶則是根據各種用途與目的來做為評估與測試乃至於生產用途使用,所以刻片用的工作母帶未必是第二世代的拷貝,想當然耳音質當然已經損耗不少。基本上跨國發行的唱片,如果有重新刻片的需要時,除非特例,否則都會拿手中的現成工作母帶做為轉拷的來源帶,音質的劣化當然就比原所在國的製品來得不利些,所製成的成品的聲音素質就更難有所期待了!
 
諸位看待這個議題時一定要有個觀念,唱片在製造的過程中一定是失真的累加,隨著製造程序的進行這個失真並非逐漸累積而是加速放大,猶如盤式帶38cm→19cm的明顯失真會在生產黑膠唱片過程中的刻片母模轉成壓片母模的「數個」過程中大量產生,所以與良好拷貝照護的盤式錄音帶相比,黑膠唱片更是一種極度妥協下的音樂載體,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它對時間的耐受性相對的高。
上一篇我提到了一個演奏錄音要跨國發行時,大概不出拿份工作母帶拷貝來自行刻片,或者是直接寄送壓片母模交由需求國自行壓片這兩種模式。當然還有寄送壓製好的裸片交由需求國自行包裝出售,不過這不在這次的說明範圍內,所以就略過不提。
 
會採用寄送壓片母模的模式,一般都在預期銷售量較少的時候所採取的方式。譬如早期取得DECCA授權的福茂唱片,取得EMI唱片授權的四海唱片都是循著這種商業模式營運。畢竟當時台灣市場的胃容量小,大概用不了幾個壓片母模,如此處理倒也恰當。只不過我們的北鄰日本也玩這招還真是出人意表,這個當時傲居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的東瀛國,隨便一張古典音樂的發行都是”限量一萬張”,萬一不限量不就幾十萬張的銷售量嗎?這也是到目前為止,想找傳說中的古典名盤,去日本找一定有,而且還滿山遍野地多,多到你不想下手。既多且便宜,這豈不是每一個熱愛古典音樂樂迷心目中的寶山嗎?
不過先別高興早了,甚麼?日本版的唱片衰聲?其實這好像早已經是音響界裡心照不宣的秘密了。老實講,絕大多數的唱片的確如此,也因此無形中傷了許多樂迷的心。其實日本古典音樂唱片的聲音差,不是我眾音響迷如此覺得而已,東瀛音響界早就不滿已久,不管是封套質感不如輸入盤,或者是音質音色猶如槁木死灰,可說是音樂音響兩不宜,卻又賣得嚇嚇叫,原因究竟何在?原來讓日本樂迷掏錢買單的原因竟然僅是為了封背那些名家所撰寫的樂曲解說而已,搖頭嘆息之際深感大和民族之不可解又添一樁!
 
如前所述,跨國發行若是取得母帶拷貝來自行刻片,先天上就處於不利的地位,所以要刻出更好或是同等級的聲音,基本上是非常困難的一個任務。如果我們再深究下去,當日本收到拷貝母帶,放在自己的盤式機時,肯定又會與原廠所設定的聲音不太一樣。其實這現象也充分的反映在兩國文化與習慣上,一如音響產品一樣,日本製造規格掛帥聲音卻毫無個性,相較之下歐美的製品在日本音響雜誌上的測試數據往往不如預期卻可以發出充滿魅力的聲響,這個差異性跟在它們的唱片中的音響表現如初一轍。自然且非常不幸地,在日本刻片的古典音樂唱片幾乎都陷入這個困境,往往都是聲音清楚而音樂韻味減損甚多。這種畸形現象甚至創造出一位堅稱只聽進口盤不聽日本盤的音響大老長岡鐵男先生,這位頑固的老先生在日本音響界的地位崇高追隨者也不在少數,在他長期大力鼓吹之下,日本古典音樂唱片界也不得不虛與委蛇地做點言不由衷的小革新,來安撫不滿即將大爆發的日本音響界。
所謂的革新,分為兩方面。針對音響界,發行如今大家所慣稱音響迷系列,或是採用傳統的33轉,更多是用45轉的高轉速來追求極致的音響表現,當然也免不了有走火入魔的78轉超超超級發燒唱片問世,此類型產品幾乎每家唱片公司都不能免俗的參上一腳,所以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針對音樂迷開始發行所謂的”採用輸入母盤”在日本壓片的模式,可笑的是由於此種方式直接挑戰公司當下最大獲利的既有商業模式,所以小鼻子小眼睛的日本經營者就用輕描淡寫的方式讓大家無法察覺甚至不小心就會遺忘的手法來處理。幾無例外,這類型的唱片都只會在唱片封套所外加的1/5橫幅側標的最不起眼角落,用最不惹人注意的小字寫上”高品質材料、輸入メタル原盤使用”,萬一不小心橫幅側標扯破掉了,一切就死無對證囉!
不過日本唱片界也不盡是如此不濟,母帶拷貝的暗虧吃多,嘴上不講內心還是非常不爽的。當SONY併購Columbia後,每當有刻片計畫時就非常豪氣地命令下屬公司派人將錄音母帶攜上飛機遠渡重洋來日本慢慢把玩仔細處理,好報一箭之仇。不過這項交易最終日本方面慘虧做收,還真不知道誰佔的便宜多些!
 
那麼這些原廠母模日本壓片的唱片的聲音就應該就跟原產國的一樣囉!老實說,還是不太一樣,有時甚至可以非常的不一樣。既然是一樣的母模,為什麼聲音還會不一樣?問題就出在壓製唱片的塑膠材料上。
壓製唱片的塑膠材料的主要成分為PVC塑膠顆粒,以及大約4%的”雜質”。各位千萬別小看這4%的雜質,這些雜質中的某些微量成分決定了唱片的聲音取向,說是每家唱片公司各自掌握的聲音秘訣亦不為過。在黑膠唱片的全盛時期,黑膠唱片材質的處方的的確確是各家唱片公司最重要的商業機密與資產,更是最終納入聲音品管的一個重要環節!
單以荷蘭的飛利浦公司自家生產的唱片為例,利用它所輸出母模所生產的英國版唱片,聲音會變得濃郁些,細節的描述則是略為含糊。同樣的母模交由日本生產,原本就十分乾淨的背景噪訊硬是更加乾淨些許,原本中性的音色多了份理性的揮灑空間。至於我手上經歷過的法國壓片版,聲音表現卻往往帶份蒼白,而讓音樂變得有點搔不到癢處的遺憾。所以對於法國盤我倒寧可找尋它們自己重新刻過的唱片來聽。不過也不排除剛好我接觸到的法國壓片都出了紕漏也說不定,其實這個浪漫國度利用德國DG母模所壓製的唱片似乎也有相同的傾向。
跟我熟識的人都知道我十分推崇奧地利的大指揮家貝姆,他的指揮風格一向布局嚴謹、音色繽紛,對樂團的細部要求幾近苛刻,特別是他指揮棒下的維也納愛樂總是能發出不可思議且層次分明的樂音,當中我特別欣賞他所指揮的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連瀟灑不拘的小克萊巴都用在Orfeo著名的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的錄音來緬懷這位老大師)。
這首樂曲如果拿德國版的唱片來欣賞,你會聽到一個剛健強力、客觀布局的龐大音海,音樂的推進力彷彿海濤滾滾,動靜之間交叉錯落,氣勢磅礡延綿不絕如縷。可是如果拿張原廠母模英國壓片的同曲目唱片來比較,指揮家對音樂的佈局與氛圍出現不少的改變,明確的精心佈局所呈現的客觀理性樂思轉而成為感性掛帥不經意洩漏指揮內心情緒波動的迷人演奏。
為什麼同一錄音母模經由不同國家壓片竟會有如此大的音樂差異?原因何在?
既然大家都用同樣無色透明的PVC塑膠顆粒來作為壓製唱片的材料,理論上同樣的壓片母模應該產出品質一致的唱片才對。理論上本該如此,但是卻未必如此,不過這並非這次的談論重點,所以就先跳過而假設它們是在相同製成的基礎上進行下面的敘述。
當唱片公司取得PVC塑膠顆粒後會先做一次材料加工,對塑膠顆粒加熱的同時混入精心調配的添加物(也就是先前所說的雜質),均勻攪拌後製成一顆顆的黑色小麵餅,這一顆顆的黑色小麵餅就是用來壓制唱片的最終原料。
到底這個生產唱片的原料從何影響唱片的音質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讓唱片表面的平整度與降低唱針播放時的摩擦力這兩大要因。
所謂的唱片平整度並非我們慣常說的魷魚片與否,而是在微觀下唱片的表面狀態,這有點像平面上的磁磚與柏油路面的關係一樣。加熱成形後PVC顆粒,雖然會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但是它的表面仍然會是凹凸不平的粗糙面,唱針在這個粗糙面上滑行自然會產生莫須有的附加音,並且增加唱針循行的不安定度。所以降低唱片表面的粗糙度,不僅可以降低大量的失真還可以增加唱針的使用壽命,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這個添加物的最主要成分就是眾所周知蘊含石墨成分的碳黑,兼具潤滑與補隙的兩大功用,至於其他的成分那就真的是八仙過海得靠各廠去各顯神通了。各位看官只需要在意一點,這個添加物直接與唱片的巡行潤滑度與表面噪音有著直接關聯即可。
回到剛才的貝四話題,這兩種版本的差異如果套用上述原因,便可以發現英國壓片的盤噪略高,所以樂音在音樂廳的自然殘響稍短而樂曲行進過程中的起與終變得曖昧不清,幾處休止再出發的橋段變成連結式的不間斷演奏,這讓貝姆精心的音樂設計變得毫無意義。雖說如此,我猜想對於第一次聽到這兩個版本的人恐怕喜歡英國版的人會多一點,因為英國版直接訴諸的是人類的情感面,而德國版則是需要理性分析後方能得到莫大的音樂快感。透過這個同演奏不同國度的壓片,對於古典音樂的不可思議,可以得到一個另類註解!
只是如此精緻藝術,而今緩慢失色,實足惋惜!
 
再舉一個例子,1980年阿格麗許在慕尼黑的一場現場錄音,曲目為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由Philips發行。先不臧否演奏內容,單就壓片差異來說明,我手上現有荷蘭原版與原廠母盤日本壓片的日本盤。
一九七零年代以後荷蘭Philips唱片公司的唱片品質之高是有目共睹的實況,他家所出版的唱片無論在聲音平衡度或者是盤面底噪之低,都可以算得上是標竿廠商的代表。但是仔細聆聽荷、日兩版的差別,對音樂細節的描述仍然有不小的差異,雖然不至於大到像前述貝四兩版本從根本扭曲指揮家的音樂意圖,然而對於音樂餘音在演奏廳堂的消散,仍然具有非常明確的差異存在。特別是在鋼琴的音域表現上,荷蘭版的聲音表達感覺上像是帶點鬆散地往中音域靠攏的發聲性質。日本版就比就趨近實際鋼琴所該有的寬廣音域表現,尤其是高音鍵的敲擊質感與帶著寒光的延伸尾韻,低音鍵的豐潤下沉感也是荷版所遠遠不及的。仍舊老話一句,音樂清晰度日本全面勝出,音樂感染力則又另當別論。至於我個人的選擇,即便我偏愛日版稍多,但仍舊是兩者兼收。
聆賞古典音樂,也許無需過度講究,但是如果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想從哪個方向聽起,更可以好好的安排自己的音樂生活。以聆聽態度粗略分類,可分成重感性與愛理性兩派,也可以分為純聆賞與重分析兩派,更可以分為業餘的享受音樂與專業的研究音樂兩派。基於聽法與態度的不同,會衍生對音樂軟體的種種歧異要求,所以唱片版本難以有所謂的決定性版本行世,因此才有多彩多姿的音樂軟體來讓大家費心選擇。
音樂軟體除了提供音樂迷享用外,也有相當的比例提供給音響市場,特別對那一小撮吹毛求疵的音響迷,為了彰顯精心錄製音樂內容裡的每一個小細節,超低底噪的唱片材料就變成他們所追求的重要目標。這類型公司的(刻)壓供片的合作廠商大抵不脫德日兩國,尤其從七十年代末期起,日商居壓倒性的優勢,舉凡RR與喇叭花都大舉採用特性優良的日本唱片材料,在台灣另一家廣為音響迷所知的Moblie Fidelity Sound Lab也是日本壓片的擁護者。跟其他的各國暗沉黝黑的黑膠唱片相比,這家獲得諸多注重膠片品質唱片公司青睞的日本廠商,他們所壓片製造的黑膠唱片所使用的添加物極為特殊,乃至於具有些許的透光性。擁有這類型唱片的人不妨騰個空將唱片抽出來對著光源端詳一下,燻黑微暗的唱片彼端情景,或許可以讓你在觀賞把玩之餘,自心底薄薄升起小小的自我滿足感,來增加生活點滴裡小小情趣!
這是惟因許老大多年前教給我的音響生活小知識!
 
這幾年,古典音樂仿佛進入嚴寒冰凍期,不僅實體軟體的銷售量大幅滑落,連往常在連鎖書店可以佔據一大牆面的古典音樂工具書曾幾何時也萎縮退卻到不起眼的孤獨角落。一個優質的生活藝術似乎蒙塵已久。過往,我常愛跟人說是CD害慘了古典音樂,後來更深一層才發覺是資本主義的商業模式剝奪了大眾對古典音樂的深層喜好。
從SP時代到初期的單聲道LP唱片,立體聲唱片的萌芽到四聲道唱片的夭折,數位錄音的竄起到CD的出現,直到今日數位流日漸興起與流行。這一長串的歷史軌跡記錄著聲音保存技術的翻新與時代音樂綿延不絕的傳承,從上世紀初著名男高音卡羅素傳唱超過百年的歷史錄音開始,如何引導愛樂者擷取以往所不可能重現的音樂回顧,進而希翼讓樂迷能身歷其境享用一遍遍的音樂盛宴。於是唱片公司晉用音樂人為公司掌舵,錄用喜愛音樂的同好者來為公司執行音樂事務的規劃與更新,念茲在茲的不外乎是為音樂服務順便獲取該有的商業利益。所以我們看得到某些阿Q公司願意發行肯定賠錢冷門曲目的錄製與發行,只因為那是公司痴狂成性經營高層自以為該有對音樂的使命感作祟,這行業從來便是在愛樂圈裡打轉。雖然商業競爭的利益依然不可或缺,卻極少行業能懷抱理想主義如此之久。直到愛賺錢且錙銖必較的跨國企業伸手染指的那一刻前,雖然已只是音樂產業的一小部分,無疑地古典音樂仍是眾多樂迷每日不可或缺靜心虔聽的精神糧食。
 
以前曾經在別的主題聊過,唱片業是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行業,它往往伴隨著硬體的出現而附著發展。這個產業經過多年的演變,逐漸成為音樂人自己的禁臠,既然有理想主義者居中主導,卻也不乏投機主義者居間覓食,只不過你只要問起他們,他們都會回答你「我是音樂人」,或者至少是「我熱愛音樂」!而這一切的美好都將在往後的冷冰冰獲利報表掛帥後雲飛煙滅。
一九四五年,音響迷最喜愛的Mercury唱片公司於芝加哥成立,LP初期便有一連串的名錄音發行,以「有如活生生的現場感」打響名號。一九五八年進入立體聲時代,三隻麥克風的錄音哲學所錄下的一系列古典音樂唱片,更是今日眾多樂迷孜孜不倦的追尋目標。這些Mercury早期的立體聲古典音樂唱片,存在幾種不同的製造模式,不過我比較喜歡將它簡化成兩大系統,較早期是由老牌大廠RCA所代刻代壓,稍後則是由Mercury公司自刻自壓。若以懷古或者是早就是好的現今主流看法來說,當然是RCA所代製的產品較佳,市場的行情似乎也是如此,只不過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RCA與Mercury是兩家風格截然不同的唱片公司,在古典音樂的範圍裡,前者稍顯保守而後者略帶前衛,音樂美學上更是分歧甚遠。從RCA的唱片裡,我們可以嗅到音樂廳最佳前排座位上,神妙融合來自舞台的直接音與音樂廳四壁接觸彈射回來的間接音。它所創照出來的和諧美感與獨特的音樂芳香,有音響迷動輒以蜜糖罐形容之,意謂聽過此等美聲就好像螞蟻鑽進蜜糖罐般,再也出不來,也回不去了!
反觀,Mercury的錄音哲學卻是希望每個聽眾都宛若指揮,直接矗立在樂團的樂池中,享受來自四面八方宛若音響音潮轟炸般的快感。值此時刻,樂團的絲毫反映,音樂的細微變化,都難逃猶如指揮的聆賞者的雙耳。這種與樂團的超近距離錄音,樂器直接略顯粗糙的活生感,至今仍然撼動許多古典黑膠愛樂者的感官。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開始注意到唱片公司本身所帶有的個性。這個特有的個性累積成型,猶如企業文化的緩慢建立,任何一個帶有歷史軌跡的唱片公司必然會逐步形塑自己有聲作品的獨特聲音風格。或許是錄音師對於麥克風的選擇所致,或者是旗下音樂家的對於成音品質的要求而來,每發行一個錄音便有一連串的檢討,或許來自經理部門對品質的意見,或許來自演奏家個人對音色修飾的主觀要求,或許是來自下游銷售部門對於市場喜好的修正建議,這一切一切的努力都促使唱片公司對於自身發行音樂產品的聲音控制與掌握變得更有效率運作也更貼近市場需求,那個年代由企劃、選曲、錄音、刻片、製造都儘可能地自主完成。好處是一出問題馬上招集各部門檢討,然後想盡辦法解決問題。這裡所說的問題,不僅僅是狹義的生產品質上的問題而已,也包括對聲音品質的追求與改進。
立體聲早期的Mercury的古典音樂唱片因為自家壓片廠產量有限,所以整塊的拼圖缺了最後刻壓片的那一塊,於是我們可以想像當聲音粗曠前衝的Mercury母帶上了講究和諧美感的RCA盤帶機來啟動刻壓片工程時,Mercury所賴以揚威的招牌特色豈能無損?
一九六一年前後Philips入主Mercury,古典部門終於有自己的刻壓片系統,這時期生產的唱片聲音遠較RCA代刻代壓唱片細節來的更多,動態變化更為兇猛,微帶粗糙的樂器質感更是驚人的神靈活現。於是同一個錄音,我們可能得到兩種價值觀相違的精采結果。以上還只是個簡化說法,事實上那個年代還有Mercury刻片然後交由Columbia壓片生產的版本存在,基於Columbia所使用的膠質的緣故,聲音的粗曠度甚至較原廠自製自壓者帶給聆聽者更高的爽度,只不過這個觀點恐怕是堅持唯有原廠最好者所難以接受的吧!
無論如何,這一切都是那個美好時代唱片公司有心人的集體創作,也見證了一個世代的鼎盛。
 
在財大氣粗唯利是圖的跨國企業進入古典音樂唱片界前,所有的音樂企劃都由公司內熟悉音樂的相關專業人士負責,老實講即便今日應該也還是如此,只不過這些相關人士所能獲得的權限與整合能力恐怕已大不如前。
古典音樂之所以迷人,在於它的嚴謹。作曲家嚴謹作曲,演奏家嚴謹指揮與演奏,錄音師嚴謹錄音,刻片師嚴謹刻片,工廠嚴謹的將每一張唱片做好。這些平淡無奇的尋常動作幾乎已經成為他們身體DNA裏的一部份,所以我們能安心的選用一張張唱片公司所出版的音樂軟體。因為我們信賴這薄薄的一張唱片,背負的是許多人的辛勞付出,只因為那是他們人生中的不動信仰。
 
幾年前,有位客人想買張DG出版的卡拉揚指揮的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這張是卡拉揚生前的最後錄音,對樂曲的詮釋毫無可以挑剔之處,我約略跟他提了一下可能的價格,他遲疑了!後來他提到這張唱片已有重刻片,只不過不知道效果會不會跟原版差太多?
聽到這句話時,我的腦海裡馬上閃過一位無所不買的好弟兄,所以順口就回答他:「沒關係,我先找人借來聽聽看再跟你說結果如何。」於是這位客人便欣然而去。
老實講,平常我並不做這種事,新近發行的唱片對我這種視樂成癡的人並無太多吸引力,只不過卡拉揚這張唱片的價格實在太過離譜,花個千把塊錢買個替代品來聽聽應該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只不過拿到唱片後還真是讓我大吃一驚!
這個錄音,DG的原廠唱片是單獨一張便足以涵蓋整個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新出版的唱片竟然自己把它擴充成兩片裝。諸如這種大曲子將它分成兩張倒也無可厚非,若是讓刻片的餘裕度增大或許聲音素質可以有效改善,那麼就不需要再執著於昂貴的原版片了,唯一的缺點是客人可能需要多花一倍的預算來購買。
雖然心中略有滴咕,還是隨手拿起第一張唱片的第一樂章來落針試聽。音樂響起時,我的心中疑雲頓生。怎麼一開始就少了好幾秒音樂?連聽幾遍,確定無誤後趕緊拿架上卡拉揚在1977年的錄音相比較。沒錯,樂章一開頭從虛無飄渺間微微顫動的弦樂片段居然整段不見了。那可是布魯克納精心安排極富效果兼可以確認你的音響系統的極弱音的解析能力的重要樂思,居然被毫不留情地斬斷,而出版這張唱片的居然是堂堂古典第一大廠德意志古典大帝國的DG!
或許對一般類型的音樂而言,少個幾秒鐘的開頭,或許無傷大雅。但是對古典音樂來說,這種失誤卻是極難想像且非常嚴重的禁忌。即便是韓國主導取得授權發行,一但掛上DG的品牌銷售,這個笑話背後所代表的深沉意義絕對不容小覷。
果然,古典音樂的衰敗不是毫無來由!
 
在以前,一張嚴謹監製的古典音樂唱片,每個經過流程都會被仔細檢視。偏偏到如今那張奇怪的布魯克納第七居然可以突破重重關卡,堂而皇之的掛著DG的大名發行。
一個正常流程,當廠商接到原廠所提供的母帶後必定親聆以了解母帶的內容無誤,並且確認播放過程沒有瑕疵出現,然後提交後製完成刻片用的拷貝,再交由刻片工程師進行刻片的步驟,最後送到工廠進行最終的壓片。當然,並不是壓片後馬上進行投產,最初壓出來的少量唱片會再回到製作人手上,確認沒有明顯的瑕疵並且確保聲音品質在團隊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否則會檢討生產流程看看得從哪個階段著手以便做出有效的改善。
所以上述的布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製作人嚴重失職,或許這位製作人拿到試壓片後沒仔細聆聽過,也有可能這位仁兄剛好對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不熟,甚至不排除這個人完全不聽古典音樂。至於到底製作過程中哪個環節出錯,恐怕只有天知道!
 
立體聲初期,唱片的製造方式出現了重大變革,唱片溝槽蘊含的音樂資訊從單純的水平震動模式轉而成為45度角含有水平與垂直分量的震動模式,所以立體聲初期許多唱片廠所出版的唱片仍處於摸索期,而聲音的品質甚至不如全盛期的單聲道唱片。約莫於一九六零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新硬體的逐漸普及廠商所出版的立體聲唱片的品質才漸趨一致,這也是我經常跟客人說無須花大錢去追逐立體聲初期唱片的原因之一。
就拿RCA與Mercury來說,這兩家唱片公司早期生產的唱片經常會面臨跳針的客訴,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兩家公司的刻壓片品質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在六十年代前後仍有大量的單聲道時期的唱盤系統被使用,如何讓自家的產品在兩種不同工作原理的唱盤系統上被安心使用,這是廠商在唱片生產實務上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有趣的是兩家所採用的因應方法截然不同。
RCA採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唱片的刻片電平以抑制垂直震動的強度,來避免掉設計給專為水平訊號拾取的單聲道唱盤再生時所會出現的跳軌問題,最有名的例子便是萊納那張極為出色的雷史畢基的管弦樂作品。Mercury 則是採行另一種方法來確保在強大的動態變化下,仍然保有極佳的音質。我猜想他們或許是在刻片機的等化回路上做處理,這部分或許尚待有心人士去挖掘。其中最具體的實例在於威靈頓的勝利這張唱片上嶄露無遺,片中一段大砲錄音的實況說明上,只要你的心臟夠強,低音單體夠大顆,在極大的音量下你會有一股錯覺彷彿又回到軍中靶場,聲音是如此的直接而真實、動態是如此的兇猛可怕,相較之下近二十年後Telarc那張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1812序曲,除了低頻動態外,可說是全盤皆輸。
 
1980年寶麗金集團收購了DECCA唱片公司,不久就要求英國方面必須將錄音母帶送交歐洲總部進行後製與壓片的工作。雖然此舉引發DECCA音樂部門的短暫不滿,他們質疑總公司這項規定,讓一群不在錄音現場的人憑想像來決定一張唱片的最終聲響,世間焉有此理!
當然,結果一如預期,因為出錢的就是老大,即便不滿,底下的人為了飯碗還是得乖乖聽話。這事件顯露了管理階層正在一步步的限縮音樂現場人員的權限,使得音樂製作與唱片發行分割成為兩條不再交集的平行線,也累得精緻小廠Lyrita必需重新開始尋找新的刻壓片的合作夥伴,因為縱橫唱片界數十年發行諸多膾炙人口優質唱片的DECCA公司結束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刻壓片業務。
對音響迷而言,寶麗金公司這個重大決定,讓往後每個手上拿到DECCA唱片的人,想確認的第一件事不是這張唱片是誰指揮或誰演奏,反而聚焦在封套裡面的這張唱片到底是英國盤?或是荷蘭盤?的下意識反應。
許多人堅稱英國盤聲音較佳,其實我並不反對這種說法,畢竟對同錄音的唱片,舊有的英國盤是處在錄音與生產一條鞭下聲音最佳化的結果,將這些發行過的曲目拿原始母盤到荷蘭生產的唱片,聲音當然遜色不少。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荷蘭所壓制的新錄音新曲目卻呈現有異傳統DECCA的聲音品質,讓我為之著迷的亦不在少數。
 
為什麼新公司要如此下如此決定?
原來寶麗金集團乃是由德國DG與荷蘭Philips兩大音樂巨人平分持股所創立的公司,剛好這兩家公司的聲音品味相當一致,都是屬於清晰、透明、細節多的擁護者。長期處在這種企業文化下的經營階層,對於傳統DECCA唱片所特有的那股濃郁的低音味精與甜美卻掩蓋部分音樂細節的個性化美聲當然會有意見。
老實說,1980年代以後新經營團隊將老錄音拿出來重新發行,策劃一系列的中低價版唱片,結果雖然參差不齊,卻也不乏一些聲音品質好得令人訝異且足以超越原版的好結果,只不過在這邊秀出來恐遭物議惹人譏笑,所以作罷。只有良心建議,如果唱片可以試聽,只要聲音喜歡,就別管世人耳目,先收為妙。
 
聊到這裡順便講講我心中的一個痛處。
十幾年前有幸拿到法國指揮家孟許的最後錄音,由Henriot-Schweitzer擔綱演奏的拉威爾鋼琴協奏曲。這個錄音鋼琴輕巧靈動透射輝芒,管弦樂瑰麗活潑卻又處處滲雜微微輕愁,既輕且重,極樂帶愁,着實讓我心醉一時。
某日拿出現寶,終至被ㄠ!
悲慘地說,原本以為再進就有,哪知十餘年來經手若干,聲音素質卻遠不如前,昔日感動亦不復見。從此,自己所收藏的唱片不再輕易讓人,只因緣分一到隨手可得,萬一緣盡,百求不能!
唱片,果真邪門得很。
所以每當有人問起版本情事,總是惶惶然而不知如何接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keda9r 的頭像
    ikeda9r

    合笙造音坊

    ikeda9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